中文 English
index.asp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广东电网亮相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

2024/10/08发表

以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广东电网亮相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

作者:何洛

2024年9月13-14日,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CIPAC)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来自39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的参会人员,就知识产权法治建设、保护、运用、国际合作等展开交流。本届CIPAC共设置1个主论坛、11个分论坛,超过20场同期活动,以多元化形式展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作为CIPAC战略合作伙伴——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电网”),紧扣“知识产权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主题,于本届CIPAC上展示了多项代表性成果。采用仿人构型的双7自由度机械臂配网作业机器人“擎天”、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无人机“慧眼”、天地融合的广域高频度山火监测告警系统等悉数亮相,吸引众多现场观众驻足观看。这些成果是广东电网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缩影,也是广东电网深耕知识产权发展阵地、持续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推动新质生产力纵深发展的最佳证明。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中,广东电网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知识产权工作成绩单。

图:广东电网在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CIPAC)的展位

硕果累累,以尖端创新产品展现知识产权广东力量

在广东电网的展位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擎天”机器人。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杨在展会现场向大家介绍,“擎天”机器人是广东电网研发团队面向我国能源电力领域“提升供电可靠性”和“本质安全”两个重大需求,围绕机器人与狭小作业环境之间结构顺应,大范围空间中对细、小目标精确定位,风、光、热复合扰动下对柔性导线动态跟踪,对复杂场景和人员意图的精准理解等四个领域的技术难题开展的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显著降低了配网带电作业过程中的人身伤害风险。

“与同类型产品相比,‘擎天’机器人具有三大优势。首先,‘擎天’具有贯穿作业全过程的人机多模分时协同作业模式,支持作业前离线生成作业任务和目标,作业现场根据工作票自动生成作业流程的功能,缩减作业前技术交底时间,实现快速现场部署。其次,‘擎天’采用了基于非向量空间控制策略的导线追踪技术,结合主、被动柔顺控制技术,可在户外自然风、光、热多源干扰下对目标进行高精度实时跟踪和安全操作,保证了高作业成功率和系统高可靠性。最后,‘擎天’采用‘车—臂—手—环境’协调的构型设计方法,不仅适用线路类型多,而且采用快速拆装设计,本体可搭载于不同类型的绝缘斗臂车上,提升环境适应性。”王杨介绍道。

“慧眼”无人机也是广东电网亮相本届CIPAC的一大创新成果。据王杨介绍,为适应电力巡检工作需要,“慧眼”无人机加入了广东电网的专利技术装置,沿线路自动飞行,同时可保持飞机和线路之间的距离,避免撞击设备和线路。同时,“慧眼”无人机还配备了4GRTK技术,以保持高精度卫星定位信息通信,确保飞行安全;飞机机臂做了玻璃纤维化改造,兼具绝缘和轻量化特征;具备局部规划能力,使用更加灵活高效。

图:广东电网在CIPAC展示产品:“慧眼”无人机(左)、“擎天”机器人(右)

广东电网在着力推进领先性科研创新的同时,围绕上述尖端技术成果,还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对于广东电网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王杨详细介绍如下:

一是强化专利布局分析,保护核心技术及产品,编制并落实《专利规划与布局工作指引》。近五年广东电网共完成12份无人机、机器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分析报告,将知识产权风险管控贯穿科技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确保本专利技术及核心产品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针对87项知识产权成果,构建以本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广东电网以机器感知、控制为作业无人化核心技术,进行全方位知识产权布局,形成了由3项PCT(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52项中国发明专利权、10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权及22项软件著作权组成的保护体系。

三是建立专利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防范侵权行为发生。广东电网编制了《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方案》,在专利产品上市前开展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加强了知识产权合规使用。同时以在线监测和市场巡视为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防止侵权行为发生。

四是创立能源电力国企中首个无人运检装备自主品牌。广东电网对本专利产品注册了中国商标51项,涵盖7个国际分类,对相关专利产品进则行了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

使命在肩,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能源强国建设

广东电网是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目前世界500强排名第78位)的全资子公司,拥有变电站2915座(其中500千伏变电站71座),变电容量6.14亿千伏安,输电线路总长度10.5885万千米,资产总额5179.69亿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公司之一。广东电网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广东省20个地级市(不含深圳市)的电网,并为香港、澳门提供电力供应。2016年,广东电网成为全国首个统调负荷突破1亿千瓦的省级电网,超过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全国电力负荷。截至2024年,广东电网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超过28年,供电可靠性领先城市数量连续十四年保持全国领先,连续15年在广东省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中排名第一。

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创新与经济结合的纽带与桥梁。广东电网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充分弘扬改革创新争先的精神,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广东电网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管理体系和转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广东电网而言,今年值得点赞的亮点颇多。

一是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丰富。广东电网现有员工9.2万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242人、硕士研究生6496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广东电网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获批建设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2个。

二是科技创新研发实力雄厚。广东电网在电网运行、电力调度、信息通信、检测试验、综合能源等多个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复杂大电网管控、可靠性管理、电力市场化交易以及超导电力应用、柔性直流输电、电力机器人等关键技术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知识产权数量成果丰硕。广东电网以专利创造能力提升为抓手,构建以高质量专利创造为核心的创新创造模式,推动各单位形成比、学、赶、超的蓬勃发展态势,基层创新活力充分释放。近五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近2万件,新增专利授权超1.5万件,快速完成公司专利数量积累。截止至2024年8月底,公司有效专利22005件,其中发明专利11076件(在有效专利中占比50.3%),有效发明专利数在全国省级电网公司中排名首位。同时积极开展海外专利布局引导,美、日、欧专利授权18件,可谓“数”果累累。

行业协同,积极探索打通成果转化高效通道

近年来,广东电网始终以《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为基本导向,强链增效,切实将专利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助力协同实现行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加大知识产权的转化应用。广东电网发挥自身重点产业领域企业的领军作用,协同各类重大创新平台,与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高端院所合作共建“新型储能”专利池,以84项专利实现电力新能源产业知识产权签约入池。广东电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让、许可、合作实施等多元化实施方式为手段,持续加快专利成果转化,其中“防雷装置”等45项专利一次性转让费达938万元。向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专利275件,有力支撑其上市工作。积极参与国家专利开放许可试点,40件优质专利成为南方电网首批开放许可专利,占该批开放许可数量的56%。目前广东电网已实现2008件专利技术的转化,转化管理模式获得南方电网公司管理创新一等奖。

二是积极竞争申报高层级专利奖项。近年来,广东电网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12项,广东专利奖银奖1项、优秀奖1项,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7项、银奖6项,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1项、优秀奖1项。

三是不断扩大知识产权协作范畴。党的十八大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电网组织粤港澳大湾区各单位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与各级知识产权官方机构互动共建,搭建了共享资源、互通经验的桥梁,有力支撑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智慧利企,以实践赋能创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

作为创新实践者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强数字化平台支撑,增强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和能力,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一是专利资产数字化引导精准研发。实现电力及相关领域1100万条专利数据聚类分析,准确引导创新资源投向国家及行业发展重点,防范重复及过剩研究的投资浪费。

二是大力推动贯标、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建设。2023年广东电网整体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同时推动科研基础好、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高的下属单位梯次化开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和知识产权管理能力等级评价。目前,广东电网共有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单位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基于ISO 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3级企业1家和4级企业1家,以实践赋能创新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全面提升了创新效率、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益。

大潮涌珠江,创新正当时。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当前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的新形势下,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意义重大。未来,广东电网必将继续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建设使命,坚持旗帜领航,聚焦核心技术,释放价值规模,立足创新根本,进一步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入手,加快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力争成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管理和应用的企业典范,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知产观察家出品)"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新闻纠错:13621279650 13621252760,邮箱:chinaip@chinaiptoday.cn

会员留言


只有会员才可以留言,请 注册登录